自梦二以来,巴萨的边路进攻始终是重头戏。里杰卡尔德时期小罗搭配范布隆科霍斯特,前者才华横溢,传球时机每每出其不意、脚法运用妙至巅毫,后者插上意识突出,进攻技术全面,传中、射门、短传、配合样样精通。整个左边路的配合默契坚决,套路复杂多变不必多说,更难得的是观赏性与效率兼具,为球迷奉献了诸多经典配合和进球。
时至今日,巴萨左路各色球员人来人往,但从表现出来的进攻实力和质量上来说,从未达到巅峰梦二的水准哪怕十之六七,针对左边锋的引援几易其主,至今仍未找到真命天子。
小罗加吉奥的组合攻强守弱,小罗基本不参加防守,吉奥插上之后身后的空档不可弥补,且本人防守技术和意识也存在致命缺陷,比如从来不(很少)铲球等,这给防守带来不少隐患。斯坦福桥之战就被穆里尼奥抓住弱点,死死摁住,开场就被切尔西连入3球,导致球队欧冠被悲情淘汰。吉奥因为这场比赛饱受质疑,随后在联赛中对阵贝蒂斯插上进球之后怒吼发泄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巴萨当时右路还有巴西人贝莱蒂这样的助攻型边后卫。他的防守技术和意识一般,经常因为动作大吃牌,最终被大胡子奥莱格取代了主力位置。值得一提的是,贝莱蒂在0506赛季巴黎欧冠决赛对阵阿森纳的比赛中替补上场,攻入了制胜一球。这是他巴萨生涯中最为闪耀的时刻。在此之前,他在巴萨总共只进过一球,并且还是一粒乌龙球。贝莱蒂雨中掩面喜极而泣的画面已经成为经典画面。
总的来看,当时球队大部分球权集中在小罗所在的左路,右路的进攻不成体系,仅靠久利空切接左路转移球的套路居多。
2007年,吉奥和贝莱蒂先后离开了球队。夏季转会期,巴萨从里昂买来阿比达尔填补左后卫空缺,阿比达尔当年为了加盟也是一副转会不成宁可退役的姿态,非巴萨不嫁,联想这两年阿比达尔因病休整,巴萨始终对她不离不弃,可以说这就是真爱啊。
那个转会窗更引人注目的手笔是从阿森纳买入了绝对巨星亨利,HERO的神奇四侠组合立刻成为媒体重点吹捧的对象。亨利英超时代在左路的出彩表现,让球迷对后小罗时代的巴萨左路进攻,有了新的期盼。
先从左后卫阿比达尔的技术特点说起,完全不同于范布隆科霍斯特以及西尔维尼奥,他的身体素质更出色,守强攻弱,防守意识和能力都很出色,但进攻能力如插上、传中、射门等惨不忍睹,基本上不能为进攻提供任何支持。加上小罗状态一落千丈,出场次数本就不多。亨利的身体素质也不复当年,加上其对西甲节奏的不适应以及新战术任务带给他的压力,亨利的表现也难以让人满意。
到这个赛季,梦二巴萨最引以为豪的左路进攻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左路的底子丢了,右路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2006年夏天,趁着意大利电话门事发,拉波尔塔从尤文图斯买来赞布罗塔和图拉姆。赞布罗塔左右两边都能踢,边后卫边前卫四个位置通吃,且攻防均衡。加上当时意大利刚刚夺得世界杯冠军,“新疆人”隐隐有世界第一边卫的势头。由他搭档当时强势崛起的梅西,无论从名气还是实力来看,球迷都寄予了厚望。
然而,足球世界里,再美好的搭配都需要经过实战检验,好不好用,只有试过才知道。意大利后卫在西甲的水土不服问题,早有萨穆埃尔、卡纳瓦罗等失败例证。赞布罗塔在巴萨的表现不能说有多么不堪,但绝对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实力。
他与梅西在进攻中的思路从来没有契合,往往将球简单交给梅西之后,总是被梅西无视或者草草自行传中了事,没有更多内容。攻防两端两人各自为战,没有默契和理解可言。其实,球员能否默契是需要缘分的,对上眼了就是对上眼了,对不上也强求不得。
0607、0708两个赛季,巴萨颗粒无收。赞布罗塔这桩原本不甚成功的转会,在2008年阿尔维斯天价降临诺坎普之后,就显的非常失败了。面对3600万的边后卫第一身价,当时的巴萨球迷也是意见纷纭。大骂贝吉里斯坦脑残白痴心黑者有之,宣称亲痛仇快者有之,打肿脸充胖子者有之。后来发生的一切说明,与好不好用试过才知道一样,贵不贵,也只有用过才知道。
自0809赛季始,瓜迪奥拉打造了一条攻击力无匹的右路进攻组合。这套组合在进攻端爆发出的能量,足以媲美甚至在实战效果方面远超里杰卡尔德时期的左路进攻。
受益于瓜迪奥拉深厚的战术造诣和细致的战术设计,右路进攻风生水起的同时,防守端的针对性补位安排也避免了梦二时期攻强守弱,漏洞明显的弊端(当然也有隐患,比如国米曾经利用巴萨右路哈维回防从不进入己方禁区的弱点重点击打巴萨右路身后)。
随后的2009-2010赛季,巴萨重金买入伊布,希望能在中路战术上有所进步,最终的结局是出师未捷长泪满襟。也是在这个赛季,梅西正式移师中路全面接管比赛。这一战术变动,在之后数年制造了无数经典,球队取得辉煌战绩,梅西个人表现也是从一个辉煌不断走向下一个辉煌。即便如此,0809赛季的右路走廊已然是如此的风华绝代,以致于相比上述的种种收获,当年过人如麻的边锋梅西与上下翻飞的阿尔维斯组合,时至今日,仍让无数球迷无限怀念、难以割舍。
遗憾的是,这个赛季球队的左路进攻同样没有起色。老迈的亨利竞技状态每况愈下,后起之秀佩德罗屡屡替补登场建功,逐渐赢得主力位置。0910赛季结束后,功成身退、无欲无求的亨利远走美国大联盟养老。
1011赛季开始之前,球队割肉价送走伊布,拉波尔塔赶在南非世界杯开赛之前以4000万欧元的价格买入西班牙首席射手比利亚,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当然,比利亚的状态在赛季中屡现起伏,上半赛季可圈可点,到下半赛季开始显出疲态,场上失误增多,越位增多,渐有力不从心之感。直至温布利欧冠决赛对阵曼联,比利亚攻入锁定胜局的第三球帮助拿下梦三的第二座冠军杯,对他的质疑才有所敛迹这桩转会不算十分出彩,但基本也算取得成功。
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阿比达尔肝肿瘤摘除手术之后在温布利首发出场并最终代表球队举起大耳朵杯的励志故事。
阿比达尔在1011赛季的状态可谓达到巅峰。自0506赛季巴萨左路豪华进攻组合风光不再,历经0607,0708赛季的混乱之后,伴随着巴萨进攻重心右移,左路也开始转入战略防守。
这一时期阿比达尔逐渐找到感觉,在左后卫与左中卫位置都打出高水准,球迷们也慢慢发现了其防守端速度快、身体对抗强、护球能力出色、传球技术出类拔萃的特点。
左路阿比达尔+小白+比利亚的组合,主要任务是控球组织接应。因为三人都有出色的短传配合能力,加上阿比达尔杰出的单防能力和意识,左路虽然进攻上声势不大,但在控制和防守上特别稳健。如果说此时巴萨右路的进攻如疾风暴雨、百舸争流般声势浩大,左路稳如磐石的控制和防守则为球队整体下了个锚,在保持球队整体的节奏和平衡方面居功至伟。
右路主攻,左路控制兼防守,这是这一时期巴萨边路的概述。
2011-2012赛季开始前,左路攻击力因比利亚的状态及伤病影响得不到保障。球队迫切需要加强前场火力,为了应付对手越来越有针对性的大巴战术,同时受伊布这桩失败转会的影响,瓜迪奥拉决定另辟蹊径以解决球队在禁区内攻击手段缺乏的问题。
印象中当时买人传闻有朱塞佩·罗西和马塔,两人都是左脚将,都有不错的射门能力,前者上赛季膝盖重伤,后者最终远赴英格兰。最终因为缘分不到,罗西和马塔都没能买到,倒是干净利落地吃进了意甲当红快马桑切斯以及号称拥有DNA的法布雷加斯
这两个人都很年轻,都有冲击力,如果能够融入,将是完美的长期投资。教练和球迷都对夏季转会操作十分满意。这个赛季,法布雷加斯如同0910赛季的伊布一样,上半赛季表现出彩,下半赛季逐渐归于沉寂。迟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踢法,直到本赛季这一情形还在上演,让人唏嘘不已。
此时右路的佩德罗搭档阿尔维斯的组合仍未找到感觉,阿尔维斯的个人状态有所下滑,374伤病不断,迟迟找不到节奏,小将昆卡特略不足以挑起大梁。球队的边路进攻手段缺乏的弊病开始引起各方担忧。
与此同时,阿比达尔因病告退,左后卫位置靠阿德里亚诺勉力支撑。进攻不见起色不提,边路防守漏洞反而屡屡被对手利用。皇马和切尔西先后利用阿德这一侧的防守弱点,一周之内将巴萨分别从两条战线踢出。这赛季边路之进退失据,带给球队和球迷的是切肤之痛。
认识到这一问题,2012-13赛季,球队很坚决的撸来了瓦伦西亚边后卫阿尔巴,期望复制西班牙国家队的左路攻势,同时提拔二队小将蒙托亚期望给阿尔维斯带来压力。
赛季过半,是时候总结巴萨边路的表现了。这样,“夏天该怎么变,要不要撸人,撸谁,内马尔能拯救巴萨吗,我要苏亚雷斯,卡瓦尼妥妥滴”之类的话题也就有了分析的基础,否则没有思路,空谈无益。
这两个赛季的巴萨,两个边路进攻基本丧失宽度并且在不断强调制造宽度,可见问题由来已久,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一方面受制于战术安排,巴萨禁区抢点能力一般。边路球员的传中选择因此大为减少,只能被迫进行组织、接应,体现在边锋经常性回传。这在阵地进攻中对付落好位的防守时,基本等同于隔靴搔痒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受制于球员特点,缺少速度(而不是跑动的意识,比利亚、佩德罗、374都有很好的纵深跑意识),球员很难顺利摆**对手边后卫纠缠,边路缺少突破。没有传中和突破的边路,想要拉开空间,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
说到速度,就不得不提特略。这名球员有速度,有活力,但其他方面的资质平平。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巴萨,再好的“皮尔洛”比不上“再差的特略”,因为后者缺,前者不缺。
特略不能寄予希望,另外一个具备速度的边路球员就是阿德里亚诺,可是小阿德这伤病节奏,实在也不是能靠得住的选择,接下来就只剩阿尔巴了。要打造边路进攻体系,在阿尔维斯日益颓废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解放阿尔巴。半个赛季观察下来,我认为 阿尔巴 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在于他受到的约束太多。
阿尔巴的特点是在对方禁区肋部一带的钻营,越靠近肋部和底线他越能发挥,在边线他的威力反而受限。也就是说,他在内线的威力强于外线。现在的问题是 阿尔巴 没有随意走内线的自由度。
一方面受制于防守压力。小白比利亚之流对边路的保护基本是站桩加眼神,形同虚设,阿尔巴势必不敢也不能孤军深入。
另一方面,内线被小法、小白甚至比利亚、佩德罗和桑切斯们牢牢占据,没有他的空间。这导致他甚至经常需要绕道边线再进入禁区,助攻的距离被动拉长,绕行本身就会让线路不合理,且多了越位的可能,其助攻效率大大降低。
要解放阿尔巴,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增加阿尔巴的自由度(类似于马塞洛一样),这样巴萨就必须要一个拉莫斯或者“右路阿比达尔”这样能边能中的边后卫来整体移动,帮助阿尔巴补位,这是防守上的设计。另一方面,伊涅斯塔必须在球权分配上有所改变,甚至必要的时候要为阿尔巴走内线让出空间。当然伊涅斯塔的问题也很复杂,一直以来我认为他在边路的节奏让边路队友很难发挥,队友往往拿捏不好传跑时机。即便是在国家队配合许久的阿尔巴,在伊涅斯塔的踢球节奏下,也往往跑不起来。这对一名边路球员来说十分尴尬,这就意味着丧失了冲刺的可能,失去了对底线的持续冲击,失去了依靠跑位撕裂对手防线空隙的能量。
边后卫和边锋的搭配是一门大学问,这里不多说。大家可以拿小罗和吉奥的组合,阿尔维斯和梅西的组合,赞布罗塔和梅西的组合,阿比达尔和亨利的组合,阿比达尔和伊涅斯塔的组合等等对比,并不是说好球员放在一起就能配合到一起,对边路球员来说尤其如此。
因为位置关系,边路球员往往需要攻防一体,相互协助,这尤其需要节奏上的一致而不是互补,才能发挥最大功效。节奏上的一致,思路上的一致是边路球员能否成功搭配的先决条件,读懂对方的心思这个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太难。
再说说阿尔维斯和阿尔巴的区别。
阿尔巴和阿尔维斯都是助攻型边后卫,但特点及功能有别。阿尔巴进攻更直接更粗暴,即便不在最好的位置,阿尔巴也能强制爆破,这就是速度的用处。阿尔维斯的进攻则以与队友不间断地配合,不断调整接球姿势和位置,最终觅得良机往禁区内渗透发展。阿尔巴的进攻直接,套路相对单一,靠近禁区肋部和底线才有威胁。阿尔维斯的进攻绵密,套路更复杂,但靠近边线居多。
现在的双边后卫配置,束缚了阿尔巴的潜能发挥,而巴萨的边后卫能量,必须也只能依靠解放阿尔巴来进行。毕竟阿尔维斯除了状态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潜力增长点,而阿尔巴则还有全方位的进步空间。